秦楚网讯(十堰日报)记者 段吉雄 通讯员 向继华 实习生 张慧
“生态茶园绕山转,新式楼房连成片,入院公路通门前,出门就有招呼站……”行走在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,一条条干净平整的乡村公路蜿蜒穿行,一幢幢清新典雅的民居掩映在青山之间,相守千年的枫杨树和古井点缀其中,记录着幸福的人间烟火。
“我们充分利用‘共同缔造’这把金钥匙,引领村民发挥主人翁精神,一起想、一起干,促进乡村振兴提速、乡村治理增效,让村民共同享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。”龙井村党支部书记李可说。
群众的事大家说了算
2022年7月21日傍晚,龙井村枫杨古树广场上,村民们聚在一起参加“院场会”。
“建 LED显示屏,还不如办点对老百姓有用的事,要我说在后山茶园修条产业路比这个强多了。”63岁的村民田友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显示屏一年能用几回?茶园的路经常要走,修条路,我们采茶、修剪枝叶方便多了。”67岁的南瑞平也表明了态度。
……
2022年7月,省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根据龙井村的实际,准备在广场上修建大型LED显示屏,打造便捷的宣传平台。但工作队并没有急于画图纸、出规划、催施工,而是把决定权交给老百姓,建什么、怎么建,听听群众怎么说。
“要是给茶园修路,我愿意放弃青苗费的补偿。”一名村民站出来说。
“我也愿意!”……两个多小时后,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:在后山修一条茶园产业路。整个过程民主公开,村民们心服口服。
“共同缔造”关键在“共同”,难点也在“共同”。
宝丰镇通过全覆盖培训,让各级干部充分了解什么是“共同缔造”,怎么参与“共同缔造”;采取“专班包湾、镇干部包院、村干部包户”的三级包联机制,通过“大喇叭+铁脚板”的方式宣传“共同缔造”理念,使群众形成思想共识,群众自治组织参与率达到100%,小微项目参与率达到80%以上。
房前屋后的事商量着办
“拆!村里要建景区,不能因为我家厨房把路拦住了。”当二组村民操凤兰做出这个决定时,大家都给她竖起大拇指。
原来,村里准备把道路取直,但操凤兰家的地和厨房刚好在规划范围内,上次修建议事长廊时,操凤兰二话没说,主动把地让了出来,这一次村干部老曹不好意思再找她商量。
“院场会”上,还没等别人开口,操凤兰自己站了出来:“现在龙井村变成景区了,游客越来越多,我这菜园子大家随便用!”
“这……要想长久解决这个问题,光占菜园子还不行,厨房也要拆掉。”技术人员摊开了图纸。
在场的群众面面相觑,都觉得操凤兰不会答应。却不料,她看了看路上正堵着的车辆,又回头望了眼自家的厨房,一跺脚做出了拆厨房的决定。霎时,掌声雷动。
群众是共同缔造的主体和力量源泉,是共同缔造活动的规划者、参与者、维护者和最大受益者。
村民陈应元家的稻场地处主干道边,受家庭条件影响一直没有硬化,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。在“共同缔造”活动中,经过讨论协商,由财政出资50%、个人出资50%硬化稻场,既减轻他家负担,又推进整体工作。
记者采访中了解到,龙井村通过百姓投工投劳、参与共建、共同管理的方式,解决了排水沟淤积、下水管道堵塞、污水未接入管网等诸多难题,群众主人翁意识、参与意识不断增强,满意度大幅上升。“
共同缔造”大家共建共享
“没有油了,他买了帮我送来;屋里脏了,他帮我打扫。”提起村里的邻里互助社,87岁的独居老人万玉英感激地说。
“我负责照看9名独居老人,每天都要到他们屋里走一走,看看他们吃饭没,有没有生病。要是遇到雨雪天,每天要去两三趟。”邻里互助社成员陈群是村里公认的好人。去年8月20日一大早,他到独居老人万玉英家随访时,发现她脸色不好,询问得知老人旧病复发,陈群立即向村干部报告,并与老人的儿女取得联系,将老人送到医院救治。
“邻里互助社主要服务独居老人,每天为他们送一碗热乎饭,每天不定时上门随访一次,每周进行一次代购服务、一次卫生清扫,每月帮他们理一次发。”李可告诉记者,邻里互助社为邻里之间搭建了互助、交流的平台,也“助”出了浓浓邻里情。
产业兴旺、环境变美、生活富足,看着村庄一天天变好,中国好人、宝丰镇退休党员干部王义富的歌声又开始飞扬:“省市县镇齐攒劲,二十大精神来引领,干群团结一条心,推动乡村来振兴……”
短评:
共同缔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
杨超
走进龙井村,这里环境清新,民风质朴。村里的干部群众,通过共同缔造,找到了开启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之门的金钥匙,为我市农村地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。
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,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。当前,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,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向城镇迁移,产生了空心化、人才流失、治理主体缺失等现象,传统自上而下、大包大揽的社会治理模式,已无法适应农村发展现状、无法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。如何解决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堵点、难点、痛点问题?我们可以认真学习借鉴龙井村的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经验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植根群众、发动群众、造福群众,用情缔造和顺之风,用心缔造宜居环境,用智缔造富民产业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共同缔造,要把植根群众作为出发点。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是群众。干部“拍脑袋、想当然”,只能换来群众“不感冒、没兴趣”。开展共同缔造,要坚持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,摒弃“说教式”“命令式”工作方法,把“话筒”交给村民,多深入田间地头、农家户院听取真实想法、宝贵意见,以接地气、沾泥土的群众工作法,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集体智慧和强大合力。
共同缔造,要把发动群众作为关键点。共同缔造,关键在一个“共”字,必须要扭转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的现象,通过积分奖励、文明创评、村规民约等方式,引导群众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参与者”,发动群众以“主人翁”身份参与社会治理,推动实现“民事民提”“民事民议”“民事民办”。
共同缔造,要把造福群众作为落脚点。美好环境,人人向往;幸福生活,人人追求。在开展共同缔造过程中,要以“群众满意”为导向,聚焦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从交通出行、人居环境、产业发展等可见可知可感的身边事入手,让群众既是最主要的参与者,又是最大的受益者,携手构建乡村社会治理的命运共同体。